意绵绵珠宝资讯 打造中国珠宝第一品牌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网站地图
焦点栏目: 翡翠分类 珠宝鉴定 翡翠文化 翡翠品牌 翡翠鉴定

玉簪 美丽动人的头上风采如何演变

2012年12月07日 10:01:19 作者:舒苏 来源:www.ymmzb.com

女人天生是美丽的代名词,美丽也只有和女人才挂钩,古时候的女人没有我们现在千变万化的头饰,她们用玉簪扎头发,看起来古典有韵味,一起来看看这个历史悠久的发饰吧!

天性使然,女人永远是美的追随者;古往今来,衣饰妆匣一直是女人们的热门话题。而那些玉簪金钗、古典华裳,又记载着多少前尘往事。

爱美之心 红妆尽收“奁”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古今亦然。远古人已知用贝壳、兽牙装饰颈项。至西周时期,奁——中国古代女子用以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就出现了,后来经过历代发展,奁的款式多种多样,做工精美,用料考究,既具有实用性,又极具艺术观赏性。

 


 

中国的妆奁文化历史久矣,古代不少文艺作品中,就有声有色地展示了奁的形象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《凤凰台上忆吹箫》中有句“香冷金猊,被翻红浪,起来慵自梳头。任宝奁尘满,日上帘钩。”抒发丈夫赵明诚去世后的忧郁心情。写得更为凄婉的有王易简句:“相思日暮,恨洛浦娉婷,芳钿翠剪,奁影照凄楚。”奁也见于古代画卷中,东晋顾恺之在《女史箴图》中画有两位正在梳妆的仕女,身旁就有4个奁;宋人的《半闲秋兴图》中有一条几,上面放着一个奁及一些梳妆用品,中间摆镜架,铜镜中映出仕女面容。在文学史上,唐代韩偓等人的诗歌因多写男女之情和妇女的服饰容态,诗风绮丽纤巧,被称为“香奁体”,对后世诗歌有一定影响。

在西周至秦汉时期,奁多为铜、陶器,且一般器腹较深,底有三足,旁有兽衔耳环,风格粗朴。在山东省文物精品大展中,即展出了一件西周时期的铜奁,这件造型和题材内容非常奇特的奁出土于山东莒县,最初由清末莒县文物鉴赏家庄湛岩收藏。铜奁高5厘米,长12厘米、宽5厘米,呈长方形,直壁稍微内收,顶部有两扇可对开的小盖,每盖一纽,分别为男、女裸体人物,呈面对面跪坐状。奁下部,铸有6个人形器足,皆裸体、屈膝,双手在后背负器身。以裸人为题材应与祈求种族繁衍的思想有关,象征着子孙繁衍之意。

发饰风情 玉簪金钗绾青丝“青丝缨络结齐眉,可可年华十五时;窥面已知侬未嫁,鬓边犹见发双垂。”这是《竹枝词》里的句子。头发是古代女子感情的载体,青丝,就是情丝。传世的爱情故事中,女子往往以秀发赠与相爱的男子。青丝与发饰,更是密不可分。“笄”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。古代女子15岁前,发式通常是将头发集束在头部的双侧,梳成树丫或兽角状,之所以称女孩为“丫头”,其名称就来源于此。满15岁,古代女子就被看作成人,如果已经许嫁,便可梳成人的发髻了,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。古时称女子成年为“及笄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由于古时男女皆蓄发,所以笄并非女子专用,男子年二十行“冠礼”也会用笄。“冠礼”即男子的成年仪式,在头顶盘结、戴冠,冠的左右两侧预留两个小孔,用笄横穿发髻,加以固定,以免滑坠。男子经“冠礼”,女子经“笄礼”,方可论婚嫁,开始人生的重要转折。

古代发笄形式繁多,专家介绍,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中就出现了陶笄、骨笄,说明在这个时期已有束发甚至戴冠的头饰了。到殷商以后,骨笄普遍出现,并且在笄头上镂刻着精美的鸟首形和饕餮等装饰纹样,在考古发掘中常有出土。比如妇好,商代中后期君主武丁的妻子,她有着卓越的政治活动能力和军事指挥才能,经常带兵打仗,威镇四方,然而,就是这样一个在战场上披坚执锐、威风凛凛的女将,对首饰也十分喜爱。在她的墓葬中,竟然发现精美的玉笄20多件,雕花骨笄多至400余件。

如果认为“笄”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的话,簪与钗一定是您所熟悉的。其实,簪就是由笄发展而来的。钗,则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。除了簪、钗,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还有一种称作“步摇”的首饰,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花枝等形,其上缀以珠玉。“步摇”,单听名字就那么活泼、灵动,女子发髻上插了这样的步摇,莲步轻移,钗随人动,该是怎样的风情万种。古代漂亮的首饰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演变过来的。

如需转载意绵绵的文章,请声明文章来源并添加原文链接